当前位置:首页>>学院风采>> 正文

上好“大思政课”,庆党百年华诞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巡展

作者:佚名 日期:2021-08-21 点击:次

自2021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严格按照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开展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开展社会实践工作。上好“大思政课”,庆党百年华诞。新闻与传播学院共成立120支实践队伍,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沿黄社会实践、社会治理等主题,以线下与线上组队结合、集体实践与分散实施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学院派出“蒲公英”“金色麦田”“继承红色记忆”“觅踪”等实践团队,依托各地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通过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进行党史学习。其中金色麦田团队表现亮眼,他们先后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故居、蔡元培故居等地,实地重温曾经那段艰苦岁月,追溯红色记忆。实践中他们对游客进行采访,并拍摄致敬经典《觉醒年代》的红色短剧,撰写多篇优质新闻稿并被中国青年网等多家校内外媒体报道。

(团队成员在毛泽东故居合影)

(团队成员参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团队成员参观马头岩抗战历史纪念公园)

理论结合实践,宣讲深入基层。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缺一不可,社会实践应将学党史与讲党史相结合。为深入人民群众,更好的讲好党的故事,引导学生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院派出“红领巾小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小分队”“青铸实践团队”等队伍,深入一线基层,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讲好党的故事。其中小红领巾团队走进当地小学,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将学习理论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推动爱党爱国主题教育从娃娃抓起,很好的在小学教育中普及宣传了党史知识。青铸实践团队则深入当地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一同学党史、谢党恩、忆初心、担使命,亲身感受,学习党员精神。

(团队成员参加党史教育活动)


(团队成员走进教室对小学生进行党史宣传)


(小学生用绘画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实地考察调研,正确认识国情。面对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现实教材引导青年学生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人民力量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学院派出“新媒体新青年”“医路有你防疫志愿服务”“麦田足迹”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调研、学习体验各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行动。其中新媒体新青年实践团队以当地基层防疫为切入点,走访调研社区居委会、乡村村委会,通过展现奋斗在一线的一个个小人物的防疫事迹,映射出整个社会对于抗疫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展现平凡的人的不平凡一面。

(团队成员参与当地防疫工作)

(团队成员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交谈)


(团队成员采访当地村支书)

聚焦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计划中,学院派出“金种子”“寻迹人”“追光人”“拾零团队”等实践队伍奔赴乡村,面向广大乡村组织开展支教助农、科普宣讲、调研献策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暑假暴雨和疫情的双重灾难,使得实践支教基地始终无法确定。金种子团队及时调整策略,采取分地区组队就近分散实践的方法,成了信阳分队、河北分队、洛阳分队、山西分队等队伍,深入乡村开展执教助农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在农村支教)

(团队成员在农村参与绿化活动)

(团队成员在农村支教)

沿黄生态保护,推动高质发展。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学院派出“青年马克思”等队伍,以环保宣传、文化寻访、产业调研、乡村振兴重点深入沿黄社区、乡村、企业事业单位等开展实践活动。青年马克思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黄河河道,观察黄河流域的地貌情况,并在黄河流域开展垃圾清理活动,助力黄河生态环境修复,为谱写美丽绿色中国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团队成员在与黄河流域环卫工人交流)

(团队成员在于黄河流域捡垃圾)

(团队成员在与黄河流域居民交谈)


深入基层组织,助力社会治理。关爱留守儿童、照顾空巢老人、开展“四防教育”、宣传消防安全等问题都是农村和社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为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事业相结合,新闻与传播学院“绿太阳”“归巢”“红都义工”等实践团队深入各地乡村和社区基层团组织,聚焦基层团组织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程开展社会实践。“归巢”实践团队实地探访当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弥补这些孩子和老人缺失的陪伴,同时唤醒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团队成员在参与当地疫苗接种工作)

(团队成员在对小朋友进行科普宣教)

(团队成员在探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学积极创新社会实践形式,线下线上融合,灵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实践中期遇到了河南暴雨、疫情复发等灾害的阻碍,但这些没有打倒新传学子。面对困难,新传各实践团队积极应对,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在曲折中努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各方广泛关注,除了受到校内校外诸多媒体的广泛报道之外,同学还发挥专业优势,拍摄制作系列图片、视频等利用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积极投送。截止目前,我院实践简报投稿100余篇,学院官网发布45篇,学院公众号发布10余篇。本学期实践活动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在中青网、大学生网报等外网上共计发布新闻稿55篇,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也积极使用QQ、微博等自媒体社交平台进行活动的宣传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广大新传学子将继续以最饱满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闻与传播学院 撰稿:彭邦源 王雅凤 审稿:曹启娥



(责任编辑:唐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