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当前位置:中心首页>信息化建设> 正文

    宓詠:高校网上“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的前身、今世和来生

    作者:宓詠日期:2019-11-20浏览:次

    近期的朋友圈经常看到一个个兄弟院校的网上办事大厅在陆续上线,“一站式”、“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更是不断在耳边听到。尽管大家在理解上各自还有些许差距,但毕竟四年多前在复旦落地的应用服务能在高校中这么开花,还是令人欣慰,甚或是激动。作为最早实施上线的学校、最先提供服务的平台,以及最早始作俑者之一的自己,回想2015年秋刚上线时的情景,似乎依然在眼前,特别是在完成上线之前的多年探索、徘徊、纠结,历程并不简单、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回顾十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毕竟从风雨中逐渐成长起来,无论是管理理念的建立,还是服务水平的提高,很多高校都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经验积累,得到了师生的赞同,取得了明显成就;同时能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变化:从过去的推诿塞责,到现在的主动热情;从过去的信息化观念淡漠,到现在的主动学习;从过去的一味埋怨,到现在的理解支持建议;从过去我们疲于奔命,到现在用户能自行判断解决等等。服务与管理的良性循环,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进行建设和完善,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复旦大学这样一所有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著名高校里,固有的工作机制和管理理念、对信息化的推广会有一定的阻碍,但作为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校园信息化的应用前景为师生所向往。我们相信,通过辛勤耕耘和不懈追求,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的脚步会越走越快,道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2000年前后,内地高校除了继续在网络、计算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外,逐步加大了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高校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开始考虑从过去独立的MIS系统建设向数据互通、认证统一的方向发展问题。复旦大学也正是在这期间开始明确了“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的“三集”建设模式,基于统一的应用构建平台、快速配置业务系统。

    所谓“三集”原则,即:“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系统硬件平台统一规划,集中管理,优化利用资源,节省投资;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数据仓库,集中管理数据,达到存储安全、信息集中、高效利用的目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应用界面风格,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统一的开发规范)。在上述原则指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统一身份认证UIS、共享数据库、统一门户所谓的校园信息化的“三大平台”(也不知道是怎么被叫出来的)。这三大平台都经历了演变、升级的过程,到了今天、也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内容,但当初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三集”原则,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这三大平台中,“统一门户”前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不同模式、各种场景、适应众多浏览器等过程,走到今天的“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不但描绘了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是国内高校信息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其发展过程,包括当初的思考、碰过的南墙、突破的眼界等,都确实值得细细回味。

    门户的发展可以被简单划分为前身、今世和后生三个阶段来区分,具体演进过程包括:信息门户、应用门户、服务门户、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智慧校园融合服务门户。

    01前身

    随着2003年学校的人事、学工等管理系统的整体上线运行,加上原有的MIS系统和一些零散建设的业务不断增加,以及师生用户对新闻信息获取需求的增强,门户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最初的门户可以叫作信息门户,其更多的只是具有新闻抓取、信息聚会的功能,类似于新闻门户网站,主要就是便于大家通过发布的新闻了解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后来出于安全、规范、便捷等多种原因,出现了网站群,很多二级单位的新闻都可通过自动抓取方式获取,确实大大减轻了制作和采集的工作量,也通过规范增强了安全性。

    随着新闻门户网站的流行,我们开始将各个应用系统集成在同一个页面下,尽管那时连统一身份认证(UIS)、单点登录(SSO)等基本功能都还没来得及完成状态。为此,我也曾和清华大学蒋东兴老师交流过这是否合适,得到的答复是这确实能方便用户、减少用户到处去找业务系统,硬道理!这阶段可以称作为应用门户,也是真正门户的雏形,通过将各个应用系统的首页面集成在统一界面下,大大方便师生用户去查找业务、不用去记住各个应用管理系统的名称、url或域名等。

    紧跟着出现了服务门户,我们开始陆续完成了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并开始通过各种portlet、agent等工具和技术,将一些具体应用/服务的链接剥离出来,集成在统一的页面下。记得前期的那段时间,尝试了IBM、SunOne的portal和配套的各种工具,也出现了两大巨头公司的工程师不得不在复旦大学坐在一起合作讨论、与复旦技术人员和集成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的现象,这些巨头公司的软件产品化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动态配置方便、布局随意调整,专业的就是专业!这也是后来要购置专用工作流引擎的原因。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大企业产品如何入地、学校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后期经过多方努力,觉得还是由各系统开发公司提供portlet更实际一些。2010年前后服务门户系统上线后,不少学校都过来交流,还专门和武汉大学石岗老师为此深入探讨过。不久,随着微软软件版本的升级速度加快、各种浏览器不断出现后,浏览器兼容的问题凸显,火狐、谷歌、360、猎豹,微软自己就有IE6、IE7、IE8、IE10等各种版本;由于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是不同年份、不同公司建设的,有的应用为了提高端的性能、用到了浏览器的部分功能,导致集成公司不断要去升级agent;后期更加夸张的是出现了门户本身和门户内应用的浏览器版本不一致,登录了门户、没法打开应用,甚至低版本浏览器根本就无法登录新版的门户,实在无法里外同时适配,这困惑持久了一段时间、确实想不出有效解决办法,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解决,建设初衷与用户体验严重反差、依然被用户不断诟病。

    02今世

    纠结的情绪延续了挺长时间,交流、讨论、询问、查询、以及苦思冥想,迟迟不得要领,已经记不清和同事、同行为此进行交流讨论的次数了,心里一直为此纠结。随着对企业信息化的了解增多、流程再造的印象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企业来介绍工作流引擎时,2013年前后突然有一天回想起过去IBM、SUN等大公司软件专业性给自己留下的烙印,和同事讨论决定选购了一套专做工作流引擎的软件,并开始进行了多年的潜心专研和学习,针对实际需求、尝试找到了合适的应用场景和有效的使用方法;这期间也有些其它学校紧跟着采购了相同的引擎软件,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应用方向,一直隔了很多年后才在这些学校开始发挥作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工作流引擎达到了专业的水平,有了专业有效的工具,我们的讨论也从原来纯技术层面、逐步过渡到更加关注业务梳理和流程再造方面,并通过资产设备采购的申请、审批的试点案例,将整个流程打通、运转快速顺利。相比较2000年前后我们为了将学生四六级考试从注册、申请、审批、缴费、打印准考证全流程网上一条龙自主完成,三个系统、两家企业产品打通,花了整整大半年时间,投入了公司工程师、我们负责技术和业务同事等资源,以及我自己的大量时间、精力也扑上去了,最后业务部门其实只需要报名和缴费成功人员的名单、照片,中间过程并不是业务部门关心的重点;相比较通过现在采用流程引擎配置方式既简单、又快速,有时重配流程比修改流程还快,真是天壤之别。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开始梳理业务、划分业务域、碎片化服务、分角色整理服务、重构流程,尝试将服务与管理适当分离,逐步达到面向用户、再造流程。

    在实际办事过程中,我们都遇到过“路难找、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很多部门被投诉后也都觉得很冤枉。实际上,随着近年来作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深入,办事在观感上有很大改善,只是服务效率和质量仍然存在问题,被称之为“脸好看,事难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共享、部门协同工作不到位,关键还在于信息不对称;经过调查分析,实际上学校层面已经掌握着约80%数据信息资源,但因管理体制和观念等限制,大部分都静静躺在库中、没有发挥作用,导致办事过程中申报材料经常需要重复提交、重复审查、重复证明,从逻辑上讲这“三个重复”完全没必要、但程序上又必须有,这不同程度增加了办事难度,也影响了服务体验,所以急需唤醒数据。在那段时间,很多的政府行政部门不得不将很多业务部门集中在一个楼内或一个大厅中,开始建立了“一门式”的实体服务大厅,各部门安排人员在不同窗口值班、受理自己管辖的服务业务。这种“一门式”大厅最早起源于上海浦东新区,将各委办局集中在一个楼内办公、大大加快了办事节奏,在早期的浦东招商引资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应该说“一门式”是一种能效革命,变分散服务为集中服务、变多个部门为多个窗口、变体外循环为门内循环,确实改善了部分“事难办”的现象;但这种实体大厅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资源投入大、大厅不需要按部门设很多窗口,二是各窗口不平衡、有的窗口没人、有的排长队;而实际上高校行政改革后,各机关部处人员大量减少,再要安排专职人员去实体大厅值班已经很困难了、遇到没有业务时就是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其问题还是在于渠道单一、时限不定、信息不对称、标识不规范、业务不熟悉、亲和度不够。

    为了破解难题,需要寻求更好的治理能力、破除数据壁垒,制定管理规范,建设涵盖基本信息、且能满足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网上“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eHall。而这绝非易事,必须做好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既能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让群众少跑腿,还要逐步理顺共享的规则---即共享平台可获取的信息、原则上不得要求再重复提交,这规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过程中的无谓折腾;在具体实施征途上,信息共享及服务平台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就穷尽办事过程中遭遇的所有问题和数据,因此需要同时充分重视实打实的制度建设和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我们只有从审查惯性转换到服务思维,才能真正展现公共服务的亲和力。

    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是把行政及公共服务等项目集中在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单告知、一个流程审批、一次性结帐”的办事模式,注重优化和简化办事流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人受理、内部运作、提高效率,强调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并将服务申请和审批前移,实现减少师生用户办事“来回奔波、不断排队、找到部门”的目标,其难点不在于“踏进门”、“集中式”的办公,而在于后台的协调和处理能力,需要变传统的体外循环为高效的内部协同工作。

    一门式”与“一站式”服务存在着明显不同的特点,我们不但要通过“一门式”解决物理距离、更要通过“一站式”解决心理距离,通过强化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主动的理念,从根子上改变机关作风。“一站式”服务的实施难度比较大、很难短期内一蹴而就,数据源头及数据服务是基础,需要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但这项工作应该尽早去做,要有耐心和思想准备、更要有决心和气魄去面对。

    多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服务管理、数据应用方面也出现了困境,其局限性在于长期来面向业务条线、事务处理缺乏整合,系统基本是半独立、紧耦合,存在不少信息孤岛,加之数据质量和应用有效性不高,数据实际利用困难。终端的师生用户使用中遇到实际困难,用户与信息库间存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提供等方面巨大矛盾,师生用户始终游离于系统建设、数据产生、交换共享和业务贯通过程外,导致系统越多、与“人”相关的数据重复越多、用户需登录系统越多,要全面获取数据和跨部门服务难度也越大。

    进入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信息化的评价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内容不仅包括了平台与应用的“建设”,更要重视服务的质量,平台高效的维护保障和人性化应用环境的运行营造,“口碑”成为了信息化评价的核心指标。智慧校园应用的整体表现体现在数据成为了信息化发展和改善的核心驱动力、服务则成为了信息化最终面向用户的接触点,依托数据、整合流程,最终形成创新性的服务信息化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单纯“量”的增加不等同于“质”的提升、“面”的宽广不等同于“度”的深入,纯粹的基础设施升级并不能弥补业务的鸿沟,片面追求应用的形式显然也不会改善用户体验,需要我们突破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误区,更多去关注IT技术支撑的服务延伸和提高。

    分析清晰、决心既定、目标明确。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我们静下心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从调研学校现有应用系统情况、梳理业务范围,以便按用户群和职能域进行集成,逐步构建覆盖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环境;同时,了解服务需求、分类服务对象,以便按服务性质和内容类别整合服务,逐步构建人性化的信息化服务环境。

    其次,按照受服务人群、服务类别和业务范围情况,面向服务对象进行合理的业务域划分,便于后续有效集成和权限配置,既能保障安全性、又能改善用户体验。

    再次,同事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师生用户、行政人员和部门需要的服务按进校、在校、离校的次序逐项整理出来,便于后续按用户类型、业务域和时间段布局。事实上用户需要的是服务、而不是应用系统,用户可以不在意是谁提供的服务、而只要能得到其想要的服务。那时曾有领导问过我:在学校办事难不难、教授办事难不难?当时我回答也很干脆:我办事很容易、教授们办事还挺难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长期在信息办工作,比较熟悉学校的业务和具体办事流程,一般两、三个电话能找到具体办事人员,问清能不能办?如何办?何时办?需要哪些材料等?而一般的教师和学生根本无法搞清楚行政部门和具体事务办理的关系,加上经常还会进行机构调整、从而导致办事折腾。

    最后,在梳理出服务需求基础上,分析业务、剖析流程,分角色、面向服务对象梳理服务,重构流程。尤其需要去贯通一些跨部门的流程,改变过去用户分别在各系统填写数据、IT部门不断在后台费劲地各系统间同步数据、各审核部门在各自的系统审核数据、最终的服务结果又出现在另一个界面的情况,将服务申请和服务结果出现在同一界面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方便用户。

    很多时候,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往往眷顾有准备的人,2015年6月30日学校主要领导带队到部门视察,本来计划时间并不会很长,结果汇报情况、讨论业务、回答提问,特别是看到通过工作流引擎配置、打通了技术瓶颈,能全部走通流程、并运行顺利完成的试点后,领导确定正式开始网上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的建设、并计划在同年9月中旬上线。整个暑假我们都在集中精力、集中人手、集中资源,配置网上“一站式”大厅。两个月的时间,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各项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首先,是专门团队先根据现有业务进行内部讨论沟通,梳理业务、整理流程,从用户角度出发详细讨论确定如何优化、简化业务流程,对每一审批环节都要问一下到底需要不需要?如果没有这环节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初步确认后负责业务梳理、流程再造的同事集中精力,专心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讨论、细化。好在同事们由于平时工作的积累,不但与部门老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学校的业务也比较熟悉,大部分情况都很容易达成共识;遇到少数存在理解差异、有些争执的地方,两个部门的领导出面坐在一起商量,也很快处理妥当。好的沟通方式会带来不错的实际效果,有些流程的优化、简化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如学生出国交流的护照办理,由于很多学生是学校的集体户口、手上没有户口本,因此需要跑多个部门办理手续,原来学生首先要到院系去开证明、去财务处缴费、去教务处开学籍证明、去保卫处换户籍证明,最后凭户籍证明去警署办理护照,最终我们简化为:网上申请、经网上审核后直接去保卫处自助打印机刷卡取学籍证明、然后直接去警署办护照。在这过程中,通过分析、沟通和讨论,我们发现学生在籍在校信息根本不归二级院系负责,缴费则是为了一份高防伪学籍证明,而这学籍证明也只是中间过渡、只用于换取户籍证明,因此通过将数据流打通、业务流程贯通、部门协同工作,最终用户收益。在我们试运行与正式上线间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二十多位同学在没有正式通知情况下就得到了自助打印的户籍证明、并顺利去办护照;这也是互联网应用特征:互动、免费、平等、开放和整合思维的充分体现。

    在协调、处理过程中,有些主要原则需要明确:

    在协商过程中都应该明白,管理的目的是将事情做成、而不是通过规章制度卡死别人;

    在沟通过程中应懂得妥协,大家必须换位思考、出发点尤为重要,学会换个方式思考;

    在协调目标上核心是共识,理解拐弯是人生的大智慧之一、而不是简单判别你对我错。

    数字化/信息化工作转型中,纯技术转型是灾难、转型必须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耐性说服、细致工作,数字化转型其实质是人的(观念)转变,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方法(由外向内),按目标创建或重组团队(虚拟团队),资源分配和技术部署要有利于促进协作,推动变革的宗旨不能总有悔意,始终保持重新创业的心态,争取最终得到师生用户的理解和管理层的积极支持。

    其次,技术团队通过进一步封装工作流引擎,使之配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和简单,通过前期的深入研究、工作流引擎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几乎所有的流程配置一人能全部实现;另一重要工作集中在一站式门户的选择和修改上,初期由于没有合适的产品,曾尝试过利用网站群自身堆叠方式实现4层结构,但在用户认证、界面调整灵活度、应用使用情况统计、用户界面友好度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好在8月底一个长期合作企业的平台刚好修改完成、能够上线,经过测试正好能用上。说来机遇巧合,该平台前后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反复讨论与修改,当初并没有限定给谁用的目标、只是我自己觉得高校应该有一个简单明了、模块分隔清晰、布局调整方便、界面友好、安全可靠的轻量级门户,具有后台应用统计、进程状态显示和用户评价等功能,能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消息发布、统一流程中心、统一服务反馈,适应应用服务注册和注销制(避免新服务上线必须重启系统的问题),摒弃那些花哨、中看不中用的功能,聚焦通用、关键的核心功能;事先也没想到正好赶上了复旦一站式的上线,冥冥之中应该是对非功利性合作、耐性沉下心做事的现实回报。上线前的唯一改动是将身份认证前的显示功能大大加强、用户只有在实际申请时在要求认证,便于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能相互对比,也便于师生用户对行政部门的工作督促。

    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数据清理,复旦大学尽管在数字校园建设初期就提出了“数据集中”的建设原则,并完成了共享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真正开始系统性、专门性地开展数据的集中、整合与共享工作启动于2012年,集中在教师个人数据中心;2013年底开始全面启动数据整理工作。随着服务与管理适当分离后,数据的重要性超过了业务流程本身,大量的服务可以直接建立在有效、丰富的数据库上提供,网上“一站式”服务要有好的用户体验、就需要得到业务数据的有力支持,其数据同步、共享的处理方式和流程方向需要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各个业务系统在门户portal得到服务请求时让请求数据分别流向业务系统、然后返回业务系统处理、对跨系统的业务还要设法从其它系统获取相关数据、然后处理完再反馈结果,现在则变为各业务系统大量基本数据事先同步到网上办事大厅数据库中、得到服务请求时能马上在网上大厅库中获得所需数据(包括跨业务数据)、快速处理、审核、并直接反馈服务,然后将处理完的最终结果数据定时同步给各业务系统。

    通过上述的模式变化,业务逻辑清晰、流程配置简单、数据共享精准、服务反馈快速、用户体验提升。如果审核流程变了,甚至可以不用修改流程、只要快速重新配置即可;同时,对业务部门的审核而言,只是将原来在各自业务系统的审批、变为直接在eHall上来审批,并没有增加实际的工作负担。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三个层面上完成整合,即前端的用户界面统一、服务集成,中间层跨部门的协同、业务贯通,及后台数据共享、信息整合。

    2015年9月25日,两年多的努力结出了硕果、复旦大学 “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eHall、一号)正式上线了,应该是国内高校首个真正石锤落地的网上“一站式”大厅,取名eHall既具有英语电子大厅的寓意,也体现了汉语中第1号的重要性和一个号码通办的便捷性;考虑到先易后难和上线时需要一定的数量效果,一期推出时包含了80多项服务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直接基于数据库的查询等简单服务和部分跨多部门的业务服务等。

    eHall注重关心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充分体现“服务优先”理念,通过梳理和优化流程,配以自助服务设备的使用,尽力将IT技术手段有效转化为良好的用户服务体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增加服务开放运行,不断减少师生用户到处寻找、部处日常重复工作的问题,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以用户为中心、注重服务、关心体验,从“本人以为”转变为“以人为本”,其核心是通过简化业务流程、规避技术复杂度,而不是去简化IT流程,实现“网上找得到、办事跑一次、审批不见面”。

    通过工作流引擎(Workflow Engine)的使用、及基于引擎工具的二次开发(再次封装),极大地减少了直接写代码的开发工作量,首先体现了业务流程可视化,能更好地理解和控制业务流程、保持流程规范性;其次是将流程与服务作了分离,实现流程可配置、流程和业务重用,以及灵活、快速地业务部署和调整;最后能够提供流程监控,实现业务流程可视化监控和审计;形成了eHall清晰的系统框架结构和快捷的工作流建立过程。

    对于一个非IT人来说、学无止境,上线运行后到了2016年某天有位同事突然给说了一个当时非常流行的词---eHall体现了“微服务”。其实在这之前虽然也确实看过一些微服务的资料,但应该属于一知半解、或者说没有切实体会。好在身边不缺好学好奇、能力远强于自己的年轻人,讨教学习讨论后、对微服务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体会。eHall确实体现了微服务的很多特征:强调架构松耦合、去中心化,API Gateway甚于ESB,轻量化和平台化(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多场景多终端,业务数据和逻辑数据在平台中传递(数据打通远比业务贯通容易),按业务能力灵活划分服务和安排开发资源等。

    eHall的实现,也体现高校IT建设的开发模式从单体式架构、垂直化架构、SOA架构成功转型到了微服务架构。当然,在整个单体向微服务架构的迁移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停止给自己挖坑:不要让单体式应用系统继续变大,开发新功能不应变为旧单体应用添加新代码,最佳方法是将新功能开发成独立微服务

    2.将前端与后端分离:表现层和业务层分开,通过业务和数据访问逻辑进行沟通

    3.先易后难逐步抽出服务:从最容易分离的、资源消耗大户、以及粗粒度边界做起

    原有的业务系统中的服务功能逐步弃用(part of abandoned)、并迁移到一站式的服务大厅中,等服务与管理分离后、最后才绞杀(strangler)旧系统、升级为新的管理系统。

    相比较,在早期传统的门户建设中,通常是把常规业务纵向解构、形成业务端和服务端,前后端通过数据关联,因此用户体验改善有限,很多业务无法完全纳入传统的服务门户中;但是因面向各个独立的信息化业务,基本结构比较清晰,转换成系统的模式也较简单,并未涉及许多共性业务与跨领域业务,对业务部门要求低、以IT部门为主可以完成。

    一门式服务(传统实体大厅)中,窗口排列在一起了、但整合并未体现在“信息化”层面上,用户的服务过程由窗口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或常规的信息化业务工具完成;虽然提供了多个窗口服务、及首问负责制,但用户必须到场,领号与等候、排多个队才能办完事,一起跨部门的业务无法实现。

    (网上)一站式服务,则是将服务和流程进行了有效整合,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强调多部门协同工作、数据信息共享,实现服务无缝隙、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

    一站式(One-stop Service)”体现的是视角的转换,从“本人以为”转变为“以人为本”,奇妙的汉语含义完全体现在这其中四个汉字的不同组合方式。

    记得2015年底,不少来交流的同行都觉得这是一种可以继续发展的模式,通过面向对象适当分离服务与管理,将管理业务和权利依然留给管理部门、不减少别人朝南坐的感觉,IT部门只管集中做好面向师生的服务,通过数据接口的标准化,来规避业务部门功能不断改变带来的系统不断无规则升级和不稳定性,解决直接(线下)和间接(网上)面向师生服务的不同业务特点、最终缓解被口水淹死却不知是谁吐唾沫的难题,消除传统信息管理系统模式中用户和功能的90%和10%反向剪刀差问题,即:一个系统中不到10%的管理者用了90%的系统功能、而占90%以上的普通用户只需用系统的10%功能。在技术特点和资源配置上,服务和管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师生服务特点是大量化、大并发、不间断,需求稳定、硬件资源要求高;而业务管理特点是小批量、批处理、特色多,需求多变、硬件资源不平衡;不同特性的资源配备也迫切需要将服务和管理适当分离。

    但“一站式”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特别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需要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庞杂,领导的决心、组织机构保障和规章措施落实是成功的保证。曾有几所学校2015年底来交流时跟我说,回去花两个月时间就可做完300项以上服务,当时我也只能笑笑而已,如果没有前期的数据全面准备、业务流程梳理,光靠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只是表面形式的聚拢而已。实际上要有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我们耐下性子充分调研和沟通,建立和完善管理队伍,通过有效试点应用、突出示范效应,推动核心业务、强化流程再造,逐步形成师生用户需求倒逼行政部门的推进环境。有人问:“eHall到底做了什么?”eHall上线后两个多月的国办发【2015】86号和3年后的国发【2018】17号两个文件正好解释了我们做的具体工作。

    复旦大学“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通过业务梳理、流程再造、数据集中、服务整合,结合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微服务等信息技术,辅助以智能终端、自助打印服务等新的形式,通过服务治理、数据治理、校务治理,在“让办事像网购”实践中、实实在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几年的运行、实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领导、同行的关注;在取得预期建设成果的同时,逐步建设完善了各种基础平台,形成有效的治理模式、运维体系。

    网上“一站式”服务建设的目的并非简单建大厅、将部门或应用系统简单集中又各自为政,“一站式”服务的实施意义是要将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规范与引导有效结合,利用先进管理方法和IT技术手段,建立标准、规范行为、优化环境、完善手段,改造和优化现有的服务管理模式,服务好师生,实现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从权利向责任、无限向有限、管理向服务的观念转变,是对机关职能转变、行政机构改革和实现管理机制创新的一种追求,最终达到“让数据、流程多找路,让老师、同学少跑腿”的目的。复旦大学网上“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的上线,切实对解决校内师生用户办事难的实际困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时在校园里遇到老师、同学还会主动和我讨论起eHall的好处和进一步改进、尽管都已知道我不再负责这块工作,应该说eHall还是给大家心底里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同时“一站式”在教育行业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在2015年首届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展会和2016年上海市教博会上,分别将数据服务建设和面向用户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和汇报,实际推动了教育行业的数据化工作、为走出教育信息化建设瓶颈方面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

    03来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网上“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应用上加快步伐,其基于大数据+微服务的实践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其后续的发展自然会被列上议事日程。当前时代,互联网新观念时时更新、新的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相应组织管理一日百里、配套政策法规一日十里,如何去适应、协同发展,如何更充分地发挥技术的作用,如何将电子化工具的技术快速转化为模式转型的催化剂,是摆在我们每个高校IT人和管理者面前的实际问题。网上“一站式”大厅---智慧融合门户的新形式应该如何发展?体现哪些特点?应用哪些新技术?都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

    大数据+微服务是网上“一站式”大厅的基础,微服务结构有效解构了用户服务和审核管理间的强耦合度,但随着相对简单的微服务逐渐增多后、其相互间的关系该如何优化?如何充分利用基于大数据和新技术环境,将微服务与资源、数据、流程、服务、门户有效统一,实现进一步的赋能作用,是今后一段时间“一站式”发展、融合的重中之重。以自己的不全面的认识(更可能是挂一漏万吧),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微服务颗粒度、融合度

    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在设计、建设之初,基本上都是按照用户角色、服务或者服务部门分类,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存在分类颗粒度不均、颗粒度过细等问题,虽然设计了基于关键词搜索或字母检索等人性化功能,但整体上会存在服务过于碎片化现象,服务效率、呈现形式、业务间关联、人性化体验等会存在不足。粒度过细过粗都会影响“一站式”的体验:颗粒度过细会导致服务数量过多过散、关系复杂,集成、维护和可用性都会降低;颗粒度过粗,则依然是多服务、多业务间紧耦合,与通过解耦使服务与管理分离的原则相悖,缺乏应对业务多变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对所划服务自由编排的需求、降低了业务能力。因此,需要考虑按面向用户分类、业务连贯度、界面完整性和处理效率度的要求,结合完整的微服务框架和配套新技术,进一步重构流程、以达到更好的“一站式”用户体验。

    2.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服务治理

    曾遇到有高校建了网上“一站式”大厅,但实际上线运行的服务很少、甚至未能实际应用起来。究其原因还在于服务流于表面形式,在服务内容、服务事项没有深入调研,未能精准符合师生用户的实际需要,或者是服务没有全部走完整个流程、到中间过程就“半途而废”了。我们最终希望网上“一站式”大厅上的服务能全面满足师生用户的需要、应用尽善尽有,但美好的理想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撇掉华而不实的内容,脚踏实地、上线一项用一项,将利用率过低的服务敢于撤下、分析重建、完善再上,重于质量必须优于数量。我们曾经也将不少上线后用户使用较少的服务果断撤下,经过详细分析后完善后再放入大厅、有些不适合的干脆就不再放了。

    服务治理需要对系统先解耦、再进行整合,需要符合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自上而下”从业务系统中梳理出服务、也需要“自下而上”去发现服务需求,前者偏重服务规划实施、后者则能有效挖掘实际服务需要。

    3.优化简化业务、注重重构流程

    网上“一站式”大厅建设初期,由于经验、理解,以及业务部门配合度等原因,服务流程设计相对都比较简单,一些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的流程不敢触及,有的还不得不向业务部门妥协、优化程度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只是简单的将线下业务照搬到线上、用户体验可能还不如手工现场操作,更有甚者因放到线上后更多的部门能看见审批过程、还会无端增加审批环节,最终起到了反作用。

    因此,后续工作中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各流程审批节点以怀疑的眼光去判断是否真的需要?如果简化掉后是否真的存在风险?尽量去简化和优化流程,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通过简化业务流程来规避技术复杂度,而不是简单地去简化IT流程,这样才能从“不好用、不想用、不会用”转变为“能够用、很好用、自愿用”,最终实现“网上找得到、办事跑一次、审批不见面”的目标。期盼着有一天“一站式”大厅真正全面完成、服务尽善尽全后,服务像网购那样放入框中,管理信息系统则专注管理、回到原有的MIS功能、回到CS结构(大厅是纯BS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4.完善数据中心、深化数据利用

    一站式”大厅的核心是基于数据的服务聚合,虽然数据集成共享的难度远远小于系统打通和业务贯通,但要建设一个完整的全量数据中心难度同样巨大。这涉及到基础数据的集中、数据准确的保证、数据管理的统一、过程数据的获取、结果数据的回写、数据的同步共享、以及数据的应用审计等众多复杂环节和过程,只有这些工作得到有效保证,才能真正实现一张表工程的目标,才能真正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挖掘等技术,对业务数据和流程数据全面分析、深入利用,可以不断发掘新的服务需求、优化现有的服务流程。通过对用户使用行为和日志等过程数据的持续、迭代分析利用,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主动向师生用户提供适配的服务,并能做到及时、主动的提醒等。

    5.增强服务渠道、关注用户体验

    随着基于PC端的“一站式”大厅功能日趋完善,更多自助设备的加入也有效减轻了用户和管理两端的工作量,用户对手机(智能终端)等服务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碎片化时代后,知识、信息、时间等已碎片化,我们的学生用户自小就浸淫了碎片化模式和“训练”,更适应这种方式来接受洗礼,这些需要服务的数字化原住民对提供服务的我们这些数字化移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如何通过碎片化的时间、便捷的方式提供各项服务,使服务逐步变得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需要研究如何使PC端、智能端和自助端三者更加有效融合起来,更加方便用户相互切换、无缝衔接。对已建有线下实体大厅而已,如何破除线上线下割裂、各自服务的现象,让实体大厅与线上门户更好地融合起来;正在建线下实体服务大厅的、更应该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线上线下协同、分工、融合的问题,实现真正的O2O;另外,考虑是否需要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智能终端和自助服务大厅的有效结合,可以带来无空间盲区、无时间盲点的优良服务体验。

    6.紧跟技术发展、安全有序人性

    新的时代,新理念、新技术正在层出不穷,摩尔定律也已跟不上节奏。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将新技术融入到“一站式”大厅,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增强师生用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也同样是当前重要议题之一。有些看似已解决、或没大问题的功能,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有时细节决定一切、细微改变也能带来意向不到的效果。这里可以简单列出一些,例如:

    增加多种模式的融合认证,二维码、生物特征、跨域联合认证等,既能方便认证登陆、又能增强安全性;数据保存、传输的加密,链接加密,安全规章制度等都是进一步的安全保障措施。

    除进一步扩大校内数据集成共享外,跨出校园、更大范围数据融合、共享,也是工作的方向。目前电子发票日益普及、是否能与电子发票等数据接口对接、实行更加方便的自动导入。

    对没有接口的一些票据数据,可以考虑扫描、拍照后上传,通过OCR进行识别,再利用AI等新技术、将这些数据通过管道形式自动填入到相应表格中,在信息录入/导入方面更加有效地帮助用户。

    04总结

    一站式”服务的真正目标是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一网通办”、“ 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门式服务”等这些形象的说法就是对新时期服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校务信息化进程,最终达到四种新的形态:即整体、开放、协同、智能,建设“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的“智慧校园”。因此需要我们全力完成以下的转变:

    大力破解服务多头受理的问题,推动从“找业务部门”到“找整体服务中心”的转变;

    大力实施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推动从“以部门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大力解决数据整合共享难问题,推动从“师生用户跑腿”到“数据流程找路”的转变;

    大力提升校务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以人为本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切实理解“+互联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差别。“+互联网”是“各传统业务+互联网”,只是让信息技术服务于传统业务,提供便捷的服务;而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传统业务”,则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各业务深度融合起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业务发展,最终实践信息化转型之路。

    有温度的信息化才能够从信息化支持升级为信息化赋能!(完)

    https://imc.ahnu.edu.cn/info/1181/2675.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