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第十五期
走进老兵故事,找寻老兵情怀
2020年7月26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寻路”团队的小志愿者胡益博来到洛阳市汝阳县王坪乡,听闻那里有位抗美援朝时期的神枪手,小志愿者便带着满心的敬仰之情来到了老前辈家中探望学习,听述老前辈的传奇人生。
小志愿者踏进老前辈的家门,屋内的是一位满头白发但身子骨却非常硬朗的一位老人,这便是要找的那位神枪手了。
老前辈姓张名二旦,于1955年参军年仅17岁,隶属于沈阳军区38军野战军38团三营八连,驻军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参加过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参军期间被授以“优秀射手”荣誉称号,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军工数次,并在全军面前介绍过经验。战争结束后给师长做警卫员,于1962年退伍返乡在洛阳市涧西区七里河派出所任职,后因思乡心切,辞职回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后又自学中医之术,行医几十年至今。
当听到老前辈17岁便参军时,小志愿者不禁提问,老前辈第一次上战场时是什么感受。本以为老前辈会说紧张害怕一类的词(毕竟只有17岁),可没想到老人却说:“我是非常的高兴,那时候我们中国有八亿人口,却只有八万军队,一个解放军就要保护地方几千口人,农民在后方白天干夜里干,供我们吃供我们穿,供着我们的枪炮子弹,更何况我还有自己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我能拿起枪来保护他们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如果我在战场上不英勇杀敌,让帝国主义进入中国,残害我们的老百姓,那么我永远都对不起他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老前辈的一席话让人深深的感受到完全不同于现在这个年代的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少年强则国强,正是当时有这么一群像老前辈这样可爱的人,才有了我们现在繁荣稳定的祖国。每一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小志愿者告诉张爷爷自己也定不负昭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当问起老前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部队时,老前辈自豪的说到:“铁七连,钢八连,打不垮的老九连,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们的解放军所向披靡,美国人看到我们都怕,人家美国人都说别看中国人个子不高,但是他们特别勇敢,不怕牺牲。”当时中国武器虽然落后,但是像张爷爷一样的前辈们能吃苦不怕困难,他们当时在零下几十度气温下作战,身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棉衣,吃的是高粱米,渴了就地上抓一把雪放嘴里。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喊过一声苦,只要说敌人来了他们扛起枪就上。小志愿者感叹道,原来这些事情不是只发生在电视剧里面,而是切切实实的就发生在我们那时的战争年代。与这些革命老前辈相比我们的现在生活中的困难又何足挂齿呢!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老前辈的传奇人生也许会因时间慢慢褪色,但因老前辈所形成地精神和情怀将会永远流传下去并绽放新的活力。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看齐!
撰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寻路”团队
小志愿者胡益博在认真向老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