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理学院召开2024年物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论证会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6日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提升申报质量,115日上午,理学院在307会议室召开了2024年物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论证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马伯强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北京师范大学郭新恒教授(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王玉明教授(国家千人)和复旦大学邵鼎煜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担任论证专家。理学院副院长罗艳伟、研究生与学科科研办公室主任王俊涛、物理学科负责人吕刚和部分拟申报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的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吕刚教授主持。


罗艳伟副院长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对我院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已进入关键阶段,学院将全力以赴,积极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指导申报工作,以提升青年教师基金申报质量。

论证会上,受邀专家围绕政策的解读、申报领域的选择、申请书各个部分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具体的申报案例进行了宝贵的经验分享。随后,重味物理方向的各位申请人简单介绍了各自的申报课题,各位专家针对申报工作中的不足逐一进行指导,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指明了改进方向。参会教师与受邀专家进行积极的交流,会场气氛热烈。

论证会上,专家们就政策解读、申报领域选择、申请书撰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各位申请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申报课题,专家们针对申报工作中的不足逐一进行指导,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指明了改进方向。与会教师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会场气氛活跃。

本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对我院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升了申报质量,为我院在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质与量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介绍:

马伯强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雅特聘教授,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物理学,198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做博士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为理论物理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精品课《数学物理方法》主持人,全国高校《数学物理方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物理奖获得者。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中高能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等理论研究。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300余篇论文。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主持《数学物理方法》(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理论物理导论》(北京大学通选课),《天体粒子物理》(北京大学物理和天文专业课),为量子力学讨论班和量子场论主讲教师。

郭新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德国Wuppertal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1997—2004年在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工作,任研究员,2004年至今,在多年来任Physical ReviewPhysical Review Letter审稿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余项,多年来在粒子物理理论中的重夸克物理、非微扰强相互作用、中微子物理等领域从事研究。在含一个及二个重夸克的重子性质、重味强子衰变中的CP破缺、格点规范数据延拓、Bethe-Salpeter方程、势模型、重介子性质、重夸克有效理论、强相互作用中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中子星性质、中微子物理等前沿方向上做出了一系列高水平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王玉明教授,南开大学,主要从事重夸克物理与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研究,曾入选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担任教育部人才计划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在包括Phys. Rev. Lett.在内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总计被引用四千余次,平均引用率超过65次,在重夸克物理与CP破坏、量子色动力学因子化、有效量子场论、非微扰场论技术等前沿领域均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邵鼎煜教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青年研究员。2009年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士Bern大学、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理论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2021年加入复旦大学。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上海市千人计划。研究方向包括: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的红外结构及QCD因子化定理证明;高能对撞机中的现象学研究:喷注、重味夸克及Higgs物理;自旋物理、强子三维结构的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引用2000余次。

(撰写:薛世晨审校:王俊涛审核:罗艳伟吴春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