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0〕306号)精神(附件1),学校现开展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遴选推荐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数量及类别
根据省教育厅通知,我校各类课程2020年申报限额如下:线下课程限额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限额26门;社会实践课程限额2门;我校此三类课程推荐限额为34门。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没有限额。
学校将参照上述名额统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工作。
二、申报要求
(一)线上一流课程:申报范围为2016-2019年立项建设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须在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完成两期及以上教学活动(时间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学校符合条件的在线开放课程共8门,此8门课程要求全部申报。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范围为2018-2019年建设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须在网络开放一个学期以上(时间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不再申报。学校2018-2019年获立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共计10门,符合申报条件的要求全部申报。
(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学院依据省文件中的申报要求与条件积极申报。
(四)线下一流课程: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学院可申报1-2门,其他学院限报1门。优先推荐优势特色专业所属专业核心课程。
(五)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学院根据一流本科专业数量限额申报,每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限额2门,每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限额1门,不重复计算,不限于一流本科专业课程。通识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可以分别申报1门。优先推荐专业特色课程。
(六)每位老师每年限报(包括团队参与)一门课程。
三、评审程序
(一)学院组建评委会,根据学院一流本科课程规划,遴选本院申报的一流本科课程,并排序推荐到学校。
(二)学校组建一流本科课程评委会,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对学院推荐的线下、线上线下混合以及社会实践课程进行评审。线上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直接排序申报。
四、推荐材料要求
(一)各类课程申报材料
1.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报送材料包括: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PDF格式);时长10分钟内的说课视频(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改革成效等)编码为:H.264/AVC,封装格式为:MP4.MP4格式,文件不超过300M;其他佐证材料(PDF格式)。
2.线上一流课程。申报书和课程数据信息表,均为PDF格式;同时,提供有效链接网址(如需登录,请注明访问用户名及密码,确保能够正常登录访问)。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应用分析报告书和教学应用佐证材料(包括实验教学现场照片、实验教学截图等),均为PDF格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简介视频及教学引导视频(技术要求见附件);同时,提供有效链接网址(如需登录,请注明访问用户名及密码,确保能够正常登录访问)。
(二)申报流程
1.课程申报人按申报材料要求准备《申报书》(PDF格式)、佐证材料(PDF格式)以及视频(各类申报书模板见附件2),学院组织评委评审遴选,按指定名额择优推荐学校。
2.学院于2021年1月12日之前将《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汇总表(2020年)》(附件3)盖章后交到教务处(办公楼B211室),同时发送电子版至67756655@haut.edu.cn。
3.课程申报人登录“项目在线申报与评审系统”(用户名密码为本人超星学习通账号密码),网址:http://haut.zlgc2.chaoxing.com/(或者登录教务处主页,点击左侧快速链接)进入系统进行项目申报,请分课程类型上传各项材料,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12日16:00。(系统使用详见:附件4)。
(三)工作联系人:符建华,电话:67756700,邮箱:67756655@haut.edu.cn。为方便工作联系,请申报课程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及时加入“工大省一流课程申报工作群”(qq群号:938035439)。
附件:
1.教办高〔2020〕306号关于开展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2.各类申报书模板;
3.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汇总表(2020年);
4.在线申报系统使用指南。
教务处
2021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