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高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处室首页>信息资讯>高校动态> 正文

华东交大:建立激励机制破解科研设备重复购置、闲置问题

作者: 发布于:18-09-30 09:02:01 点击量:

大型科研设备经费如何更高效地分配使用,是高校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近日,一份来自华东交通大学的大型科研设备经费竞标清单“亮了”:投入1017.33万元采购大型科研设备,3年后经折算预计将有1.25亿元的科研产出,投入回报率达1230%。

记者了解到,对科研设备的规划,在江西省高校还是一项全新的事务,华东交通大学大胆推行以竞争性投标方式来分配大型科研设备经费。申报人以科研平台为单位参加竞标,申报的大型科研设备购置单价不低于20万元,而最终能否成功竞标,关键看竞标值,也就是投入产出比。目的是建立激励机制,实现科研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

据介绍,竞标值由申报人自行设定,竞标成功后,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状,以3年为目标周期接受考核。周期内中标人员所获得的科研经费,按项目级别以阶梯方式计算入账(合同)金额,最高可达1∶6,而所获得的科技奖项和科研论文也可相应折算竞标任务完成量,计入入账金额。若周期内未完成竞标任务,则将接受一定惩罚。

首批中标的12个科研平台中,来自江西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工程中心的申报负责人沈明学,以最高竞标值7.16申报了一台60万元的纳米压痕仪,按照竞标规则,3年后,他和同平台的另外两位申报人的科研经费入账(合同)金额要达到1288.8万元以上,才算完成竞标任务。

“竞标值设低了怕中不上,这次我们综合考虑3人的科研实际情况设定为7.16,确实有压力,但更有动力。”沈明学表示,科研起步阶段,设备十分重要,学校推出的这种竞标方式,给像他一样的青年博士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科研设备购置缺规划、缺论证,导致重复购置、设备闲置、投入产出少等诸多现象,制约着学校科研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如何创新“解锁”?在大量调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历时8个多月、反复修改20余稿,《华东交通大学大型科研设备规划(2018—2020)》出炉并付诸实践。

“除了‘竞标’,我们还推出设备‘拼盘’购置行动,鼓励教工与学校共建,鼓励校企联合共建。提前买到想要的先进设备,才能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学校资产管理处处长徐奕才说。

沈明学也参与了设备“拼盘”购置行动。他从个人科研启动经费和项目经费中“自掏”27.5万元,学校等额补助另一半,申购了一台3D形貌仪,合计55万元,成为该项新政策第一个“吃螃蟹”者。

“本来预算是买台20多万元的设备凑合着用,现在能够买到质量更好、更先进的科研设备,做科研的劲儿更足了!”沈明学说。

上一篇:西南石油大学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职称机制

下一篇:清华大学发布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Baidu
map